〈吻〉的故事取材於13世紀但丁(Dante Alighieri,
1265-1321)的《神曲》(地獄篇第四章),描述保羅(Paul Malatesta)與法藍西斯卡(Francesca
da Rimini)的愛情故事。法蘭西斯卡在父親政治婚姻的安排下,嫁給馬拉提斯塔(Malatesta)。某日,為了打發時間,法蘭西斯卡和丈夫的弟弟保羅一同在書房裡閱讀圓桌武士朗斯洛(Lancelot)的浪漫傳奇故事,彼此的目光相遇後,保羅情不自禁地吻了法蘭西斯卡。在根深蒂固的「貞操」觀念的影響下,按照里爾的艾倫的說法,「一位嘴唇從未被親吻過少女」,一旦她的嘴唇與一個男人的嘴唇相遇,他們就成了一對夫妻。馬拉提斯塔之後發現兩人的戀情,將兩人刺死。
羅丹堪稱貝里尼(Gian Lorenzo Bernini,
1598-1680)以來的雕刻天才,在19世紀末創造了新的雕塑風格,地位一如同時代印象主義的馬內(Edvard Manet, 1832-1883)。
羅丹風格主要受到米開蘭基羅(Michelangelo
Buonarroti, 1475-1564)的影響,對米開蘭基羅被大理石囚禁的奴隸深感興趣。創作的原則主要在於推翻古典比例,注重視覺的觀察,提高作品表面的活力。
在形式上,羅丹亦得力於巴里(Antoine
Louis Barye, 1795-1875)的影響,對雕塑體的塊面進行小面處理,形成凹凸的效果。他經常使用石膏滴漏的痕跡以及黏土的斑塊,反射光線的閃耀以及陰影的投影區域。這些不同的角度在光線不同方向的反射下,形成相互變化的反射面及高低起伏的立體感,帶有明暗的顫動效果。由於此一做法類似印象主義繪畫的塗繪效果,因而也被稱為印象主義雕刻。
〈吻〉這件作品採用一大塊未雕琢完畢、顯得粗糙的媒材,有別於傳統學院雕塑過程強調的「最後一道完工手續」(finished)。如此的做法彰顯了兩項功能:一方面,藉由表現「非再現實體」的手法,將多餘的媒材剔除,試圖找出雕塑作品當中的隱匿形體。另一方面,保羅與法蘭西斯卡這一對愛侶緊緊相依在一大塊雕塑媒材當中,象徵並進一步激化了男女主角隱藏在雕塑媒材當中,內在更深層的慾望。
未預先為模特兒設定特定的姿勢,而是期待獲取不可預料的動作,此一猛烈強調的動作姿態,強調的是主題內在的成長。此作少女優雅主動的召喚(手臂環繞著保羅的頭頸),對比著男性的保守笨拙(只輕輕地將手掌置於法蘭西斯卡臀部),亦有別於常態的處理方式。這種對女性激情的刻意強調,對於〈吻〉的內在文學主題,起了十足的催化作用,是對於尋常的男女情感道德觀所提出的質疑,並進行解放。
就某種程度而言,羅丹可謂第一位主張將「未完成」的作品展現觀眾面前的藝術家,作品經常被學院藝術家視為非藝術品,因其沒有完工,只在草創的階段。羅丹不具完整複製所見對象的野心,而是紀錄主題的樣貌,強化所需要的部分內容而已。羅丹的革命性因此在於,局部可獨立存在而代表全體,「未完成性」甚至更能增強藝術的情感力量。對他而言,雕塑並非完整複製對象而已,藝術家實際為上帝假借的角色,為了彰顯上帝隱藏在雕塑當中的形象。
〈吻〉為羅丹日後〈地獄門〉的原型,首度展於1898年的國家美術學會沙龍展(Salon de la Société Nationale des Beaux-Arts)。
按照里爾的艾倫的說法,「一位嘴唇從未被親吻過少女」,一旦她的嘴唇與一個男人的嘴唇相遇,他們就成了一對夫妻。 我可以請問一下,上面說法的出處嗎?感謝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