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

〈青銅時代〉(Auguste Rodin, 法國, 1840-1917)



          羅丹於普法戰爭後,與Van Rasbourg 共同前往布魯塞爾,並在此鑄造了這一尊大型裸體立像。此立像以一位比利時士兵Auguste Neyt 作為模特兒,由於過於逼真,以至於被指責從真人直接澆鑄而成。
          此作1877 月於布魯塞爾展出,題名為〈被征服者〉(The Vanquished) 此作堪稱雕塑界一大膽的作品,至少呈現在兩方面:首先,內容上排除了傳統雕像經常附帶的主題,例如這件作品當中,即缺少了矛,此一標準的學院派雕塑道具。其次,1877  年在巴黎沙龍展出石膏版本時,羅丹開始更換標題,包括一連串陸續被賦予的標題,如〈於自然當中甦醒的人類〉( Man Awakening to Nature)、〈受傷的士兵〉(The Wounded Soldier) 〈原始人〉(Primitive Man)  、〈青銅時代〉 (The Golden Age)  ,皆不足以解釋此一帶有完美解剖學、最單純的樣貌、古怪地伸展的左手臂的雕像的象徵主義內容。藉由不在場的矛所抑制的雕塑的姿勢,呈現了一種難以理解的內容。關於標題的複雜性在於,羅丹認為作品的標題不具重要性,且會隨著作品的演進而有所改變,羅丹因此將傳統的寓言式主題終結。此作取名為〈青銅時代〉,指的是文明的開端,先人剛發明青銅的年代。
         人體的細長比例,呼應了唐那太羅(Donatello)以及梅西葉(Mercié)的大衛像;右手的姿勢及臉部表情,則暗示了米開朗基羅的〈垂死的奴隸〉。


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

〈賽倫諾斯的榮耀〉(Aimé-Jules DALOU, 法國, 1838-1902)



        達路的〈賽倫諾斯的榮耀〉的原始雛形,最早出現於1885年的沙龍展裡。這裡出現的這件作品,構圖的策略主要建立在不平衡性,各個對角線相互衝撞,成線複雜的趨勢,然而,整體的金字塔三角形構圖原理,仍是對於學院派的敬意。   
        整體而言,作品呈現了達路對巴洛克題材及華麗的景仰,將神話寓言裡的人物,運用19世紀風行的「新巴洛克式」的手法,以巴洛克式的群體構成方式,同時將優雅與單純的人性慾望,進行戲劇性的結合。19世紀「新洛可可」的手法在此也同樣混合其中,充滿感情以及蛇形曲線的感官意象的人體,伴隨著明顯的性的慾望。

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

〈被縛的安琪莉卡〉(Albert-Ernest CARRIER-BELLEUSE, 法國, 1824-1887)



        作品堪稱貝流士作品當中,最富感官肉慾的再現場景。在創作此一作品之際,貝流士已考慮將此作品送往1866年的沙龍展,以及1867年的萬國博覽會。因其略帶戲劇化的外觀,這件作品被柏傑(Burger)列為克雷辛傑(Jean-Baptiste Auguste Clésinger, 1814-1883)〈遭蛇噬的女人〉的延續;同時,也因其散發出的官能感,這件作品亦成了普拉迪葉(James Pradier, 1790-1852)大量裸女形象的延續。女體全身的樣態,亦可見出於安格爾著名的〈土耳其後宮與女奴〉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此一扭曲的人體,與古典學派的典範完全決裂,成為展示一感官女體的全然藉口,動作較個人先前的作品更具挑釁性。媒材的紅土顏色,令人憶起真實人體的膚色。寫實主義的人體塑造,並符合法國雕塑過往的純粹傳統,將激情、節制、優雅,共同涵容成一和諧的集體,並佐以安吉莉卡些許放縱的媚態。強烈的姿態與生動的活力,帶有新巴洛克的精神性。即便可能只是貝流士遺世後的作品,這件作品仍具有模印的出色品質,並經工作室的粗胚雕工所修復。

〈帕里斯劫持海倫〉(仿 Pierre PUGET, 法國, 1620-1694)



        作品令人憶起伯尼尼(Gianlorenzo Bernini, 1598-1680)的〈阿波羅與達芙妮〉,海倫悲劇性的臉孔,則類似伯尼尼〈被劫掠的珀耳賽芙涅〉裡的珀耳賽芙涅。人物由上而下組織的方式,亦類似吉哈登(François Girardon, 1628-1715)〈被劫掠的珀耳賽芙涅〉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作品具有巴洛克時代典型的,將一件雕塑與另一件雕塑彼此鎖定,以吸引觀眾進入造形群體的作法。普傑以中央的基柱為中心,充滿張力及扭曲的人物,包含海倫向外延伸的手臂,以及緊抓海倫的其他人物的手臂與腿部的平行斜線,共同形成一統一的平面節奏,以及環繞的空間效果。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品同時呈現人體自然的美感及衣飾效果,在人體與衣飾彼此緊密的串連當中,形成了戲劇化的效果。伯尼尼扭曲的動力論(dynamism),以及魯本斯豐盈的肉體感,在此合併為一複雜有力的線條與平面的形態,將人物的重心上下游一,成為一以海倫為中心的,相互折衷妥協的內聚效果。

〈花神芙羅拉〉(傳Giovanni Battista Lombardi, 義大利, 1823-1880)



        作品風格源於烏東(Antoine Houdon, 1741-1828)的〈東〉(寒冷的少女)。兩腿的立姿,以及一手置於胸前的姿態,源於古典的「維納斯的誕生」(Venus pudica)的母題。
        以女孩來作為春神的象徵,是傳統上的選擇方式。作為春的象徵的花朵,則透過女孩眼神下垂的方式,分別置於胸前,聯繫到腰際,再落到腳邊,以貫穿整個人物的方式,來提示女神的青春形象。雙腿一前一後的交接方式,除了提示前後的空間,也點出了輕微的動態感。寬大的衣袍覆蓋著全身,但隱約透明的胸腹及下體的白紗效果,則創造出動人的性慾形象。
        



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

〈提水的女孩〉 (Joseph Bernard, 法國, 1866-1931)



        作品受到中世紀法國哥德式教堂雕刻的影響,有別於19世紀的學院雕刻傳統。
        頭髮盤起,除了暗示工作中的狀態,也呼應了下方水桶的圓形形狀。人體的形塑帶有表現主義式的實驗形式:首先,著重表現內心的情感,忽略對對象進行完整形象的描寫,使人物形成絕對單純化的意象。其次,在線條的單純化之外,人體缺乏多餘的裝飾(例如衣飾、褶紋),姿態的選擇亦採取了最簡約的方式。
      以羅丹為首的象徵主義雕塑,在19世紀末、20世紀初,以隱喻、暗示性的手法,深刻地傳達了人類靈性、精神、情感等多面向的複雜情緒,並蔚為大家。貝爾納的表現主義手法,則將羅丹式的的人物內在複雜情緒大量抽離,雖然兩者同樣呈現憂鬱的姿態,但貝爾納人體直立、僵硬的姿態,仍塑造了一種新的時代風格。

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

〈莊嚴的聖母子坐像〉 (西班牙學派,14世紀)



        作品主要描述聖母與聖嬰接受瞻仰的形象,媒材屬於木雕。一般而言,這類木雕的材料多為地方性產品,較少從國外進口。

作品屬於典型的中世紀「羅馬式」(Romanesque)風格。在做法上,所有的木雕一律上色,並在木料的表層加上一層灰泥,或刷上灰泥的亞麻布。整體多由單一木塊刻成,嬰兒則為添加的物件。有時整體亦由20多塊木料組合,較小的耶穌像則由2~3塊所組成。
   
在風格方面,作品出於西班牙北部的卡斯提爾(Castile)地區風格,聖母頭大手大,寶冠亦大。14世紀的聖母像通常頭戴寶冠,這件作品可能正出於此一時期。聖母左手拉起裙擺端坐寶座,象徵「智慧聖母」的母性形象。耶穌則坐於膝上,身形甚小,與聖母不成比例。兩者皆正視觀者。
人體軀幹所呈現的反自然主義傾向,正是典型的羅馬式風格,此一風格逐漸發展至約1200年左右。造成此一風格的原因在於,當時的修士由於受到教理抽象思想的影響,對於立體雕刻常常看不順眼,甚至認為這種雕像違背了宗教的原則。影響所及,除了人體軀幹不自然的比例,聖母及聖嬰亦以嚴肅的形象面對觀眾,表現整體的神性。

         這類木雕的功能,主要用於例如主顯節(Epiphany, 16)當中,遊行禮拜劇(神蹟劇, 盛行於1415世紀)等崇拜儀式的戲劇演出,可能置於祭壇上,並可在儀式隊伍中攜帶。內容主要為原罪的聖餐洗禮。